君子堂

繁体版 简体版
君子堂 > 撩了死对头之后 > 第53章 第 53 章

第53章 第 53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她们乘坐的出租车是一辆造型十分复古的汽车。

深黑的外观,狭长的车身,顶部白底黑色的“TAXI”字样,一下子把俞若拉进了英剧里。

司机是一名上了年纪的大叔,留着花白的络腮胡,人看着很面善。

她们上车后,司机跟她们打起了招呼。

俞若有点紧张,虽然她从小到大英语还不错,但听到带着口音的英语还是有点反应不过来。

一旁的盛岚倒是很轻松,似乎对这种问候习以为常,和司机聊了起来。

俞若不能完全听懂司机在说什么,但是能听懂盛岚在说什么。

盛岚的英语说的很好听,不在于发音,而在于自信。坦白说,盛岚的英语不算多么完美,甚至带着一点点北市口音,但她很自信,很流畅,很恣意。

俞若喜欢她这种自信和恣意,这就是她记忆里盛岚的样子。

因为能听懂盛岚的英语,俞若也大概理解了司机的意思,大概就是,他是苏格兰人,或者说爱丁堡人,一直居住在爱丁堡,最近几年因为女儿搬来了伦敦,因此也来到伦敦工作、生活。

“原来苏格兰口音是这样的啊。”下车后,俞若对盛岚说。

“对,是不是跟你想象的还挺不一样的?”盛岚笑笑。

“我还以为英国人说的英语怎么都能理解的,以前在国内看那种国外游的视频,也没感觉很难理解,今天实际体验了才感觉,他们如果说话带口音,我们非母语者还真不一定反应的过来。”俞若感慨。

说着,她又问盛岚,“哎,你不是在伦敦上的学吗?你怎么能听懂他说话的?”

“我有一门课叫leadership and innovation,讲领导力和创新的,讲课的老师是一位学识丰厚的女教授,人也很幽默风趣。她就是苏格兰人,每周除了上课,还要给我们上tutorial,所以我那段时间听了很久的苏格兰口音,慢慢就习惯了。”

“说到这,我们班当时还有一名国际生私下写邮件给教授,问她能不能讲一些‘标准’的英语。然后教授给所有人发了一封邮件,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标准的英语,每个人讲英语都会带有自己的口音,这是很正常的。而且口音让她觉得很自豪,她觉得这是她家乡的代表。”

“我听完深以为然,也没有再刻意地、花费很大力气地纠正自己的口音,现在感觉带一点点北市口音也挺好的。”盛岚微笑着说。

俞若点点头,“我觉得这个教授说得很好啊!还有,你的英语已经很好了,不许觉得自己不好哦。”

盛岚看着她,眼神温柔。

俞若觉得自己说话有点肉麻,有点点不好意思,便岔开了话题:“我们现在是在哪?这条街上的建筑群好好看啊。”

她们现在所处的街道宽阔了很多,道旁树高大苍翠,车道上川流不息,人行道上穿梭着打扮精致的上班族和花枝招展、背着相机的游客。

“你看前面。”盛岚指着右前方的人群。

俞若顺着盛岚的目光看去,看到好多人挤在一条巷子前,巷口有着漆黑的大铁门。

“那是什么?”俞若好奇的问。

盛岚带着她走过去,俞若顺着人流往前挤,看到铁门里面的街道上站了好多警卫,而且这些警卫全部都是荷枪实弹。

“里面是唐宁街。”盛岚笑着说。

“唐宁街......”俞若想了想,很快反应过来:“这里是首相府邸?”

盛岚笑着点头。

俞若恍然,踮起脚往里看,“什么都看不到啊,里面都是警卫,也不知道首相住哪栋房子.....”

盛岚把手机递给俞若,说道:“你看地图,唐宁街十号还在里面呢,站在这个铁门口根本就什么都看不见。”

“那这有什么意思。”俞若有些失望,“走吧走吧。”

“确实是很无聊,伦敦的很多地标都没啥意思。”盛岚耸耸肩,“伦敦比较适合逛街、购物、探店,这里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店,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酒吧。”

两人离开了巷口,沿着宽阔的大道往前走,没走几步,俞若就在左前方看到了高大宏伟的大本钟。

街边的建筑群不高,猛然出现这么一尊庞然大物,确实能给人带来冲击力。

塔身的土黄色因为天气阴沉显得更加暗淡,旁边的威斯敏斯特教堂隐没在树影中。

“你在这个路口给我拍照,刚好后面是大本钟还有威斯敏斯特教堂。”俞若兴致勃勃地说。

盛岚很是熟练的打开相机,指挥着俞若站位,“你忘右后方站站,对,靠着栏杆。”

她已经不记得在这个路口给人拍过多少次游客照了。每次有朋友、家人来到伦敦,盛岚都要应他们的要求带他们看大本钟,然后在打卡机位拍照。

“好了。”盛岚很快就向俞若交作业。

“不行,你这拍的太僵硬了,能不能有点生命力?”俞若皱眉。

“你还是听我的吧。”

她摆出几个姿势给盛岚看,又教她怎么才能拍出来。

不过大本钟底下的这个路口人流量太大,她们想拍出没有路人占位的照片不算容易。

一直过了二十多分钟,才拍出俞若满意的照片。

“行了,先这样吧,我渴了,买点水喝吧。”俞若面露疲态。

盛岚点头应好,一直在这个路口拍,她也有些累了。

她轻车熟路地带着俞若过了马路,拐进了左手边的一家Tesco超市。

进了超市,俞若面露惊喜,“哎,我要吃菠萝!这里有切好的。”

盛岚从冷藏柜上给她取下菠萝,又买了两瓶矿泉水。

出了Tesco,俞若就开始吃菠萝,朝盛岚说道:“你也来吃,刚好这旁边有垃圾桶,吃完我们再走。”

两人在马路边三两下就解决了一小盒菠萝。

吃完后,盛岚带她穿过马路,就来到了大本钟正下方。

“我们今天没有预约,所以里面我们就进不去了。”盛岚指着大本钟和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方向。

“哦,没关系啊。”俞若不在意这个,她向来追求旅行的自由度,对于去哪里、看什么、吃什么包容性都很强。

“我们从桥上过去,这个桥不长,等过到桥对面我再给你拍照,大本钟和威斯敏斯特教堂太大了,得距离远一点才好看。”

两人沿着桥往前走,在桥上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。一辆辆红色观光车从她们左侧经过,车上载满了游客。

走到桥中间,俞若看见一群人围了个小圈,还排起队来。

俞若拉着盛岚凑过去,看见一个金发女孩背着一台复古的相机正在给排队的游客拍照。

金发女孩身边立了一个大牌子,她的同伴正在给游客热情的讲解她们的“慈善活动”。

俞若认真读完了牌子上写的英文。原来她们是附近一个教会的成员,可以为游客拍一张照片,照片会立刻冲洗出来。成品是棕黄色的复古羊皮纸风格,里面印上了泰晤士报的字样,方才拍摄的照片位于这张“报纸”中央,纯黑白色。“报纸”一角还有时间,印着1920年。

看上去这是一张“时空照片”,金发女孩为你拍完后,你会出现在1920年的泰晤士报上。

俞若对这样独特的照片很感兴趣。

“这个要付一英镑,我没带硬币。”盛岚说道。

“啊?不能手机刷卡支付么?”俞若有些失望。

“应该也可以,我去问问。”

说完,盛岚走向牌子旁边身穿牛仔衬衫的棕发女孩。

不一会儿她就回来了,神色轻松,对俞若说道:“我们去排队吧,刷卡也行的。”

“太好了。”俞若神采奕奕,拉着盛岚去排队。

因为每人只能拍一张,因此没排多久就轮到了她们。

“过来呀。”俞若都已经在镜头前站好了,发现盛岚还在一旁。

“我也要拍吗?”

“当然啊。”俞若声音有些急切。

等盛岚过来了,她捏了捏盛岚的手掌,轻声道:“等会儿都要笑哦。”

金发女孩动作很快,等她俩站好了,“咔”的一声就拍好了。

“走,去看看。”俞若有点紧张,不知道成品如何。

她们走向棕发女孩,女孩已经从身边的机器中拿出打印好的成品。

俞若接过照片,看到黑白报纸中央小小的两人。

1920年的伦敦,泰晤士河上,她和盛岚贴在一起,朝镜头笑得灿烂,身后是高大恢弘的大本钟和威斯敏斯特教堂。

照片像素不算高清,还是黑白的,甚至后面的大本钟叠了层层阴影,反倒真的像是一张来自1920年的照片。

俞若很喜欢这张照片,仿佛她和盛岚是旧时代留洋的大学生,学成了要归国了,一起面向镜头笑容满面。

盛岚看俞若的表情就知道她很喜欢,便把钱付了,付了十磅。

俞若不舍得把这张纸折起来,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了托特包里。

她们沿着桥往下走,俞若看见了河对岸的伦敦眼摩天轮,问道:“我们要坐那个吗?”

盛岚摇摇头,“我们一会儿坐地铁去看看伦敦塔桥吧,晚上再到这边看夜景。”

“好。”

俞若没什么意见,她刚得了一张美美的照片,心情正好。

旅行计划什么的,全听盛岚的安排好啦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