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堂

繁体版 简体版
君子堂 > 高台濯月 > 第21章 拴狗

第21章 拴狗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崔柔仪好不容易哄走了张凛,过后崔岑又得了消息疾跑过来寻她,把她从头到脚看了两遍,担忧道:“徐鹿卿那疯子把你怎么了?”

“没怎么,不过是训斥了两句,张表哥一来他就走了。”

崔柔仪眼见崔岑怒不可遏的要找去理论,赶紧拉住他,解释道,“是我的错,平白动了他的鱼,他生气也是该当的。”

“那他也不能这样!”崔岑怒气未歇。

崔柔仪坚持不让他找去:“都说了是我的错,不赖人家发脾气。”

崔岑无奈,恨铁不成钢的点了下她的额头,道:“你几时这样怕事了,就算我放得过去,爹回来还是要问你。”

崔岑说得不错,待回了家,崔柔仪面对崔培、崔巍,又不得不重复了两遍以上的对话才得脱身。

陈氏比他们父子冷静些,不偏不倚道:“这事起头是我们不占理,而后他又行事偏激了些,两方都有错。既然没有闹出大事,就依柔仪的别追究了。”

“否则事情越拖越久,引得外头人议论起来,才是对我家姑娘不利。趁早平息,叫大家都忘了,也就轻轻揭过去了。”

陈氏说得在理,徐鹿卿行事乖张是众所周知的,况且面对这位黑面阎王,谁也想不到男女之事上去。

后又有张凛在场,姑娘家名声上倒没受损,要再没完没了的咬住不放,才是给人平添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崔培父子三人虽仍不服气,但为着崔柔仪好,也就只好暂且忍住不发。

事情过去了好几天,崔柔仪也没忘了徐鹿卿的警告,这阵子打算缩起头来做乌龟。

不过徐鹿卿是个日无暇晷的大忙人,记她这个小小人物大约也记不了很久。

待过些时日徐鹿卿把这茬给忘了,她再去三叔那里走动也不迟。

虽然眼下不宜出门,但府内也是有事可做的,还是件要紧事。

三月春暖,草长莺飞,府中园务也渐渐拾掇起来,崔柔仪算算日子,陈氏该着人重新整修东边荒废的园子了。

吃里扒外的王添禄那厮,崔柔仪可不曾忘了他,前世吃了大亏,今生岂能再让这条酒浑虫钻空子出去投奔奸人?

上策自然是将他像只蚂蚁一样捏在手心里,按他个死死的。

崔柔仪不是管家的主母,素日在协理庶务上也不勤快,为了不显得突兀,此事还得寻个好时机。

她便叫染缃盯着王嬷嬷,何时王嬷嬷进了陈氏的院子,就快来报她知晓。

王嬷嬷何许人也?

正是侯爷崔培的奶母,王添禄的亲娘,是府里备受尊重的老人了。

染缃的老子娘是侯府的管事,她在府里到哪儿都能多得几分薄面,盯梢个闲人还不是手到擒来。

王嬷嬷这边一脚才踏进陈氏的院子,崔柔仪那边已得了消息,后脚就跟了过来,下人通传的声音都不如她的腿脚快:“夫人,姑娘来了。”

话音刚落,崔柔仪已至屋内。

隔着次间的珠帘,她瞧见王嬷嬷坐在下首的绣墩上,老脸上挂着热络的笑,对着陈氏似是在说事。

王嬷嬷虽是府里的老人了,却不似她那不肖子敢在主子面前拿大,听见姑娘来了,忙不迭的起身恭迎。

崔柔仪心里急,手上动作就快,不须丫鬟帮忙,自己挑开了珠帘径直往里边来。

一进去,她佯作不知般笑道:“王嬷嬷也在?一冬天没见了,如今天儿暖和了,嬷嬷也好常进来走动了。”

王嬷嬷久经世事,行动恭谨,言语也体面:“府里事忙,我一个闲婆子无事岂敢进来叨扰夫人和姑娘。兼之冬日里旧咳疾又犯了,更不敢贸然带了病气进来,倒是听说姑娘年节下病了好一遭儿?”

“无妨,小小风寒好起来也快。”崔柔仪脸上笑意潺潺,语气一派亲和,“嬷嬷想是有事要说与母亲,那是我来得不巧了,莫若我过会儿再来。”

这番态度浑不似往日里说一不二的娇小姐,唬得王嬷嬷心里直打鼓。

她老人家一双手摆得像织机上的梭子,忙道:“姑娘可是折煞我了!哪有这般道理,姑娘肯留下听我老婆子絮叨两句就是赏脸了。”

崔柔仪听了这几句话,心里忽然好受了些。

王添禄是个没良心的杂皮,他的老娘却还知分寸,就只可惜养出了个坏坯子,否则晚景还能更体面些。

崔柔仪当然不会真的走,依言含笑坐下。

蘅香紧跟着上来奉茶,道:“这是王嬷嬷刚带来的,今年头茬的白牡丹,姑娘尝尝可还喝得?”

崔柔仪唇边噙着笑,接过来抿了一口,果然甘甜柔醇,毫味很足,便不住的点头。

她心里已明白了几分,王嬷嬷巴巴的拿出这等好茶来,想是听到了风声,欲为她儿子讨差事了。

这样也好,她正有主意应付,否则不会特意来一趟了。

王嬷嬷见崔柔仪安坐下来喝了茶,这才自坐回了绣墩上,重新拾起前面的话头:“方才夫人说要赶在春天把东边的园子修整出来,这是正合时宜的!”

“嗐,说来我这老脸都挂不住,可是家里还有几个小孙子张嘴等着吃饭,呃……才不得不没皮没脸的来叨扰夫人。”

王嬷嬷不是不知羞的人,将将要提起家里那不争气的孽障,饶是铺垫了一大堆,还是越说越脸红。

她微微抬眉,匆匆瞥了眼陈氏和崔柔仪的脸色,见崔柔仪正满面微笑的注视着她,似乎还有几分鼓励她说下去的意思。

王嬷嬷一下心气儿又足了,腆着老脸将来意说了出来:“我家那不成器的东西,脂油迷了心窍,元宵夜也敢犯浑,就是罚他砍头也是应该的。”

“我回去给他好一通骂,直打得他跪地求饶说再也不敢犯了,现下…只求夫人开开恩,在修园子的差事里随便给他派个活儿做做,能混口饭吃我闭了眼也安心了。”

王嬷嬷心知她的儿实在不像话,只有她自己先骂足了,主子们才能给留几分情面,请托的话儿她才能说得出口。

听她这样说,崔柔仪胸中一片了然。

元宵夜王添禄撞在了二哥崔巍的手里,隔天就被革了差事,从一个半大不大的车马管事一撸到底了,如今正在家里闲吃饭。

虽说王嬷嬷月月有份赡养银子可领,她当差多年攒下的赏赐也不少,家里一时半会儿还不至于缺银子花用。

可就怕她儿王添禄被搁置不用得久了,再有差事也轮不上他了,终究要端上一个饭碗在手里才是。

陈氏怜老惜弱,对这些有体面的老人家向来面活心软,这里头又牵着侯爷的面子,事情掰开来也不难办。

陈氏已想好了王添禄的去处,能让他既不跟前碍眼,又不拂了王嬷嬷的脸面,便道:“正巧,东边半拉园子里准备挖出个小湖来,还缺些假山石需去南边采买,就是路上要难免受些累。”

但凡采买都是肥差,王嬷嬷听了立即面露喜色,热切的笑容从五官各处涌将起来,把一张老脸挤得十分局促,搓着手就要站起来谢恩。

崔柔仪瞅准时机,赶紧先开了口:“嬷嬷年事已高,膝下又仅王管事一个孩儿,下头小子们年纪太小,还不顶事。若放他去了江南,没有一两个月可回不来。”

“这当中倘或家里一时有个事,王管事又远在千里之外,可就不凑手了。”

崔柔仪食指搭在青花团雁瓷盅上,有一下没一下的轻扣着杯沿,透过袅袅茶气看了眼上首的陈氏。

陈氏微微吃惊,她家柔仪甚少这样主动出主意,还是为了个作耗的没脸东西?

母女连心,陈氏知道崔柔仪这般其中必有缘由,便由她说下去。

王嬷嬷却已急不可耐了,崔柔仪朝她略施薄笑,话锋一转又道:“其实好差事何必跑那么远,既要修整园子,便少不了一个主事的。”

这句话尾调微微上扬,明显是有未尽之意,崔柔仪顺势向上首的陈氏看去。

陈氏本想把王添禄远远的打发出去眼不见为净,这会儿崔柔仪又说要留他,倒让陈氏措手不及。

她略一思忖,还是相信她亲生的女儿不会胡来,便顺水推舟道:“东边住的是两个小爷们儿,工匠仆役往来倒方便些,修葺园子大小也算个事项儿,是缺个统管的主事。”

“既然柔仪提了,那便把这一宗儿派给他罢。”陈氏布置得还算爽快。

这下又得了好差事,又不必在外奔波,王嬷嬷大喜过望,哪有不答应的道理。

她迫不及待的一下站起来,连拐杖也不用拄了,忙着谢道:“姑娘真是善心体恤我们,这叫我这把老骨头可怎么谢呢,唯有回去早晚替您在佛前供一柱香了。”

“回去我就叫他在门槛上向这边磕头谢恩!夫人放心,这回他再不敢不上心了,否则别说夫人,连我也不饶他。”王嬷嬷喜不自胜,指天誓日的再三保证。

崔柔仪浑身起了一阵恶寒,她不求王添禄那吃里扒外的东西感恩,只要他别坏了崔氏的大事就成。

相比较而言,修整园子就算办砸了也不过是小事。

东边又住着硬脾气的崔巍,王添禄除非皮痒了,否则也该知道缩着脑袋办事。

崔柔仪这番假意对他青眼有加,提拔他做修整园子的小管事,实则是要把他给困起来。

陈氏不解其意,待王嬷嬷走后,便问了出来:“柔丫头,说说罢,又打什么鬼主意呢?”

崔柔仪啜口茶润润嗓子,朱唇轻启,颇有条理的慢慢说来:“王添禄眼瞧着就不是个安分的,放他出去反倒易生事端,万一他生了异心,岂不叫咱们栽跟头了。”

“不若暂且把他按在手里,一则在府里他头上还有几重老管事压着,又近在母亲眼皮子底下,谅他也翻不出水花来。否则到了外头,他就独个儿充老大了。”

“二则,谁都知道他是王嬷嬷的儿子,这番重新起用还得了好差,府里其他人不管嫉不嫉妒,都更把他看得紧了。他稍有异动,自会传到咱们耳朵里,也不怕他生了别样心思。”

王添禄领了园子里的差,无事便出不了门了,要在一群静止的人里找一个略有异动的人何其容易。

如此一来,借其他仆从的眼睛耳朵,便能困得王添禄动弹不得了。

崔柔仪还没说完,她抚了抚腕儿上的翠里镶金镯儿,视线下移声音也跟着低了下去:“三则嘛,给他派的这个也不是常差,等园子的事一完,母亲若觉得他不堪用,依旧搁置了他就是了。”

到了那时,巫蛊之祸大约也过去了,只要崔氏不倒,王添禄就跟秋后的蚂蚱似的,也蹦哒不起来了。

总之先用这个肥差安抚住王添禄,后面他是洗心革面做个好人,还是一条路走到黑,就都看他自己的造化了。

崔柔仪这番安排,是要像拴狗一样拴住王添禄。

喉咙被人锁着,他别说是想溜,就是想叫一声也不能。

陈氏耐心听毕,沉默良久,而后螓首轻抬,提唇一笑,从没这样认真的看着崔柔仪,缓缓道:“我儿是长大了,心内终于有个计较了。”

崔柔仪迎着陈氏赞赏的目光,视线凝固在陈氏的耳垂上。

那是一对赤金掐丝葫芦耳环,打造得极精巧,打开后甚至可放香丸,是陈氏极爱的一件陪嫁。

前世崔家败落后抄家,连这对耳环也叫抄走了,今生她断不能让这样的事再发生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