闷热的夏风裹挟着暑气,昭宁宫的雕花窗棂透进几缕破碎的光,洒在封蘅惨白如纸的脸上,寝宫沉浸在一种压抑的静谧中。
她盯着铜镜里那张看上去憔悴不堪的脸,这不是张男人会喜欢的脸。
“菱渡,给我梳妆吧。”
“小小姐……”菱渡的声音带了哭腔。
“连你也不听我的话了,是不是?”
菱渡的眼泪大滴大滴滚下来。
“罢了,让岚风来吧。”封蘅侧过身来,双眸空洞地凝视着岚风,岚风红着眼上前,轻轻将她滑落的发丝别到耳后。
“昭仪……”岚风为她戴上发簪,一下子忍不住哭出声来。
封蘅仿若未闻,只是机械地向她摇了摇头,随后望向宫门方向,她在等,等那个掌握着天下苍生、口口声声海誓山盟的男人。
她其实并不确定他会不会来。
何况已近深夜。
她盯着手里盛放胭脂的瓷瓶,大约是方才不小心,磕了一角,原本平整的釉面变得粗粝刺眼。
果然,看似完整的器物,往往从最光洁处开始崩坏。
更漏指向亥时三刻,宫门外传来细微的脚步声,沉稳而熟悉,封蘅深吸一口气,迅速抬手抚平裙摆的褶皱,起身迎驾,脸上挂上平日里温婉柔顺的浅笑。
帝王一身玄色常服,腰间系着她端午绣的艾虎香囊。
“陛下。”她福身行礼,听不出一丝异样。拓跋弘加快了脚步,话说得小心翼翼,“朕来看看你。”
帝王的指腹碰到她冰凉的手,封蘅指着玉盘里的冰块,“是酒凉。”
她如往常一般亲自为他斟酒。
拓跋弘的话哽在喉咙里,他接过酒杯,一饮而尽。
对面的人儿噗嗤笑了,“陛下怎么喝的这样急?”
“阿蘅……”他突然有些不知所措地拉住她的衣袖。
“怎么了?”那双眼睛里平静无波,依旧巧笑嫣然地为他斟酒,素手轻晃酒杯,酒液潋滟,何等寻常的夜色。
“都退下吧。”拓跋弘沉声吩咐,待菱渡阖上门,他才面露不忍,“你父亲……你听朕解释……”
封蘅缓缓摇了摇头,双手轻轻环上拓跋弘的脖颈,用几乎细不可闻的声音在他耳边说,“不必了。”
只不过片刻之间,刀锋凌厉,比刀锋更凌厉的是她眼里极度的仇恨。
刹那间,鲜血喷涌而出,溅湿了封蘅的面庞,拓跋弘后退一步,短刀已刺入他胸膛三寸,他惊骇地看着她,“为何,阿蘅……”
封蘅也盯着他的眼睛,她头一次这样毫不畏惧地,正大光明地看着他的眼睛,仿佛要从那双眼睛里看出他狠戾无情的理由和证据,半晌,她才红着眼咬牙切齿地说,“你让我恶心!”
拓跋弘踉跄后退,撞倒了身后的烛台,火苗瞬间蹿起,点燃了周围的帷幔。火势迅速蔓延,封蘅手持滴血的匕首,用尽全身力气,继续试图刺向他的脖颈。
拓跋弘下意识地抬手欲挡,躲闪之间,他这才明白,她不是说服自己接受原谅,而是下定了决心弑君寻仇。
自进昭宁宫的那一刻,他看见她的每一个神情,每一句话,都是为了当下这一刻。
宫人和侍卫听到动静,纷纷闯进屋里,眼前的景象让众人惊诧不已,宫人们慌忙扑灭火苗侍卫们把封蘅团团围住,是楼晋锋利的剑面压在她的脖子上,菱渡和岚风看到此等情形,也都怔在原地。
拓跋弘强忍着剧痛,用力夺下匕首,随后沉着地吩咐,“退下!放开昭仪!”
他缓缓抬起左手,试图给她抹去眼泪。
封蘅狠狠甩开他的胳膊,“别碰我!你答应过我不会牵扯封家!我竟然信了你的话,你是不是以为,我就是任你欺凌利用,随意践踏的玩意!”
“所以你要亲手弑君杀夫?”拓跋弘捂着伤口,大滴大滴的血从指缝汹涌而出,“阿蘅心中,究竟父母亲族更重要……”
“不然呢?难道是你这个高高在上的皇帝?”
“陛下,请先包扎止血吧!”菱渡急忙跪地,“还请陛下开恩,昭仪突遭变故,一时间崩溃冲动,才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!”
拓跋弘怔怔看着她,“阿蘅当真对朕绝情至此?”
封蘅冷笑一声,“你是不是以为,所有人所有事都可以由你算计?我就是死,也要为父母讨回公道!”
“昭仪!”菱渡还没反应过来,却见拓跋弘把匕首交还封蘅手中,抓起她的手又刺向自己的肩膀一刀,刀锋入骨,力道极重,只一瞬间,拓跋弘有些支撑不下去,跪倒在地上,额头上青筋暴起,已经布满了细密的冷汗。
封蘅不可置信地僵住,随即又狠狠抓住匕首,用尽力气推进几分。
这次,拓跋弘没有躲。
“昭仪!”菱渡大骇,冲上前去将她的手颤巍巍地掰开,“不要!昭仪三思!”
拓跋弘盯着她的眼睛,“是朕有负昭仪,非昭仪伤朕,今日朕自行为昭仪赔罪,以偿前愆,此事倘若传出去半点风声,今日在场之人,全部诛杀!”
“都明白了?”他环顾众人。
“是。”围在外侧的侍卫宫人纷纷跪地应答。
拓跋弘伸出手来,想要抓住封蘅的手,终究见她眼里生厌,又把手缩回来。
她再不是那个见了乙浑杀人,恐惧得要他哄要他陪的小姑娘了。
更不是因他御驾亲征,几天几夜都难以安眠的爱妻。
“朕以三刀还你,可算报仇雪恨?事有终了,你也该原谅朕的一时之失。”他恳切地望着她。
“一时之失?”封蘅眼里空荡荡的,漠然地看着他,冷笑起来,她突然觉得拓跋弘好生可笑,尊贵如他,就可以用这种方式抹杀一切吗?
这又算什么?
“小小姐!”菱渡狼狈地哭喊,“就算不为了自己,也要想想大小姐的活路,还有景县老家,大人和夫人自尽,不就是为了封氏一族吗?”
封蘅凄然地望向菱渡,“与我有什么相干,大不了一起死!”
菱渡瞪大了眼,“小小姐,连累全族,九泉之下,大人和夫人可会瞑目?”
那张冷漠的脸色决绝不减,她盯着拓跋弘的眼,这张脸令她恨入骨髓,她更怨恨自己轻信于他,才到了今天的地步。
“阿爹并无半点愧对陛下,愧对大魏社稷百姓,你却以谋反罪名逼死他,就是死十次百次都不能偿还!是我遇人不淑,竟还为你生下孽子,实在是天地不容!”封蘅言词冷静,几乎没有任何起伏,那是一种轻蔑,“今日我与你恩断义绝,此仇此恨,至死不休!”
言罢,她狠狠抓起地上的匕首,用力地刺向自己的脖颈,却被菱渡空手挡住,拓跋弘的血,菱渡的血,她的脸上身上全都是他们的血,她慌忙松开手,不可置信地看着菱渡。
菱渡依旧死死抓住利刃,血沿着指缝汩汩而流,“小小姐以前常说女子要自尊自爱,唯有自爱方能爱人,最不屑要死要活,如何行此怯懦之举?”
菱渡将短刀用力插在地板上,木头被劈开分叉,锋利刺眼,她跪在地上哀求拓跋弘,“昭仪千错万错,都由奴婢代受,是奴婢不忍旧主蒙尘,才做出弑君之举!”
“够了!”
拓跋弘由着岚风和络迦搀扶起来,“阿蘅,若你敢自戕,昭宁宫众人,连同封萱,甚至是崔家,都要受你连累,因你而死!你听明白了吗?”
终究是理智战胜了情感,杀了拓跋弘又如何?只能连累更多人。
她还是步了思皇后后尘。
还不如思皇后。
起码她父兄平步青云,不似她苟活于世,家破人亡。
痛意蔓延至四肢百骸。
她自诩清醒,怎么就信了他的话呢。
封蘅呆呆看着菱渡,就为了那点微不足道的恩情,菱渡就肯为她舍了生命,真是愚蠢。
岂不知忠直的反面是蠢笨,兢兢业业,最后身败名裂,世人唾弃,朗朗乾坤,公道何在?
她与封萱自小受教于阿爹膝下,听他说儒家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话,她那时候很小,阿爹教她辨认“忠”字。
此心如日月,死节报君恩。
“昭仪痛失亲眷,狂悖犯上,着令于昭宁宫闭门思过,非召不得出。”拓跋弘冷冷环顾周围人群,目光落在崩溃的封蘅身上,蹲下来盯着她的眼睛,气息渐弱,“倘若你做出丝毫自毁的举动,朕定会让其他人付出同样的代价,你知道,这种事,朕说到做到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