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掌柜伏在柜台上,很快便写好两份契书。
一份拿给袁行之周渔歌二人,一份递到池也手中。
池也快速扫过手中的契书,土豆、红薯均按市价,每斤两文,为期一年。
见契书没什么问题,池也便拿起桌上的毛笔,龙飞凤舞地签下名字,随后又按下手印。
池也满意地看着自己的签名,嘴角微微勾起。从前师父为了磨她的性子,逼着她练了许久的毛笔字,没想到竟在此刻派上用场。
虽然她从不肯耐着性子一笔一划认真去练,就如同她的性子,依旧我行我素。
刘掌柜笑呵呵道:“池姑娘,这是今日的菜钱。明日土豆、番薯还请各备两筐。”
“好。”
池也将她的那份契书仔细叠好,收入怀中,又接过刘掌柜递过来的铜钱。
今日土豆、红薯池也各带了五十斤过来,每斤两文,正好两百文。
池也再次跟着刘掌柜去了后厨,向五味斋的厨子详细说明了做法,看着他们亲自动手做了一遍。
临走时,她又叮嘱道:“炒糖的时候一定要小火!要趁热端给客人,凉了就会变硬。”
随后她转头看向刘掌柜,道:“刘掌柜,能否帮我照看一下外面的牛车,我要去买点东西,很快回来。”
刘掌柜摆摆手,道:“行,你且放心去。”
“多谢刘掌柜。”
离开五味斋,池也来到一处人烟稀少的小巷子。取出袁行之扔给她的钱袋,打开一看,里面足足有十二两银子。
应该差不多了!
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,还额外多得了一笔银子。
池也眉眼舒展,微微耸了耸肩,双手交叠于背后,脚尖轻点,踢踢踏踏地穿梭在狭窄的小巷中。
七拐八拐,池也抄近路走到了牛市。
此时已日上三竿,集市之中人声鼎沸,熙熙攘攘。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牲畜的气息,还有不绝于耳的吆喝声。
池也面色沉静,不动声色地在街市上走走停停,心中对牛、马的价格渐渐有了数。
目光扫过几家铺子,池也最终挑了一家规模较大的,缓缓走了进去,步伐沉稳从容。
“姑娘,是来买牛的吧?”池也刚一进去,便有一小厮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。
池也点点头,道:“劳烦帮忙挑选一二。”
“那姑娘你可来对了,我们这的牛可是整个临江城最好的。”
池也笑笑没说话,虽然她不懂牛,但她懂得人心。
商家惯用话术,谁信谁是大傻瓜!
那小厮引着池也来到一排成年牛面前,边走边说道:“这些牛体型健壮、性格温和,姑娘看看可有相中的?”
池也看了一圈,脸上并未露出明显的喜好,随意指着一头牛问道:“这头牛多少钱?”
“十八贯。”小厮笑道。
池也的眉心微微蹙起,稍纵即逝。
满打满算,她身上不过二十多两银子,花十八两买头牛,确实有点小贵。
小厮是个人精,早已练就一身察言观色的本领,自是没错过池也一闪而过的神情。
观她衣着打扮,许是囊中羞涩,但小厮并未将此点破,问道:“不知姑娘买牛作何用途?”
池也尚在犹豫,嘴巴一张一合,缓缓吐出两个字,“送货。”
“若是仅作代步之用,驴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一头驴顶多十余贯钱,配上车厢,不过十三四贯。”
池也心间微动,想着自己家也没有地要耕,“那带我去看看驴吧。”
“姑娘这边请。”小厮微微侧身,右手轻抬,掌心朝上,说罢便走在池也右前方引路。
还未走到跟前,池也便被一头灰色的毛驴吸引了目光。
只见那小灰驴嘴里嚼着草料,脑袋轻轻左右摇摆,似是随着风声起舞。
走进细看,小灰驴毛色均匀,四肢健壮,一双大眼睛清澈透亮,嘴边一圈白,一对大耳朵直直地立着,看起来颇有几分喜感。
池也唇角扬起,试探着摸了摸它头上的毛发。
毛驴好似通人性,在池也手心里蹭了蹭。
小厮见状,忙上前道:“这毛驴性格温顺,好养活,轻轻松松便能拉动几百斤的货物,正合姑娘要求。”
“就它了!”池也当即拍板。
“得嘞!”如此爽快的客人不多见,小厮心中大喜,眼珠一转,接着道:“我们这也能配上装货的车厢,姑娘如此痛快,今日便把零头给您抹了,总共十三两银子,不知您意下如何?”
“行。”池也也懒得跑其他地方。
顿了顿,又接着道:“不过,我今日借了别人家的牛车,不便驾着驴车回去,您看能不能帮我留一下这毛驴?我明日一早过来。”
“这……”小厮面上犹豫,恐惹恼客人。
见他吞吞吐吐的,池也的心也跟着悬在半空,目光直直地盯着小厮,也不催促。
“姑娘需得先付一半的定金。”
许是从前因此得罪过客人,小厮说这话的声音有些低。
池也松了一口气,干脆利落地掏出七两银子,随后又摸出三个铜板,一并递给小厮。
“有劳。”
小厮喜笑颜开,悄悄将铜板塞进袖间,躬了躬身,道:“我这就去找掌柜写张凭据,明日姑娘拿着凭据前来即可。”
说完他便匆匆跑进屋内,池也则留在原地,继续逗弄那头小灰驴。
片刻之后,那小厮便拿着凭据出来,递给池也。
“这是凭据,您收好。”
池也接过,仔细查看,见内容无误,且盖有铺子的印章,她才放心地收了起来。
“姑娘慢走!”
因着五味斋那一遭,池也身上的银两仍旧宽裕。
于是她便想着给池木、池棠和她自己置办几件新衣服、新鞋子。往后她每日都要去五味斋送菜,总穿得破破烂烂的,也不成样子。
出了牛市,池也径直返回五味斋,随后驾着牛车,片刻不停地奔向西市。
“哎呦,你还真来了,我还道您上次不过是随口一说呢!”布店老板迈着轻快的步子迎了上来,脸上堆满笑容。
池也笑了笑,讨价还价道:“今日老板可要多便宜我一些,您可是答应过我的。”
“那是自然,日后姑娘可要多多照顾我这的生意!”
池也给三人各买了两套衣服,两双鞋子。当然,还有上次没给沈青宛买的鞋子,这次也一并补上了。
算下来,一共花了一千三百文钱。
布店老板笑得满脸褶子,恭恭敬敬地送池也出了门。
衣食住行的问题解决了,池木池棠的教育问题自然紧随其后。两兄妹大字不识一个,还是得从最基础的学起。
池也走进一家书肆,买了两本千字文和最普通的笔墨纸砚。
出城前,她又买了一条新鲜的鲫鱼、一块豆腐,半斤白糖。
方才闻着拔丝红薯的香气,她便有些馋了,家里的三人应当也会喜欢。
回家的路上,池也点了点身上的银子,去掉明日要付的驴车钱,还剩下七两多。
……
“我回来啦!”池也拖长了声音喊道。
在外人面前还能装模作样的池也,一回到家便原形毕露,侧着身子撞开大门。
沈青宛三人刚刚吃完午饭,她正收拾着碗筷往厨房走,看到池也,愣了一下,随后不禁发出一声惊呼,“怎么拿了这么多东西?”
池也先是去了一趟林家,还了牛车才往自己家走来。
此时,她右手拿着两个摞在一起的竹筐,左手拎着一条鱼,背后还背着一个沉甸甸的竹篓,里面装着衣裳、鞋子。
汗湿的头发贴在两颊,不知道的还以为要离家出走。
池也将竹筐放在院子一角,转身将鱼和豆腐递给池木。
她摘下背上的竹篓,轻轻放在地上,随后坐在凳子上,长舒一口气,看着池木池棠神秘地说道:“看看这是什么?”
池棠早就眼尖地瞅见竹篓里面的新衣服,一下子蹦到池也怀里,双目亮晶晶地说道:“大姐,你给我买新衣服了!”
“答应棠棠的事,自然要做到,大姐什么时候骗过你?”池也笑着摸了摸池棠的头。
池木也是一脸兴色,但他并没有像池棠那样,激动得手舞足蹈。
然而,当他看见藏在衣服下的笔墨纸砚时,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,脸色涨得通红,拿着书的手也微微颤抖,结结巴巴地说道:“大姐,这、这是……”
池也见他连话都说不清楚,笑道:“没错,就是你想的那样,你跟棠棠也该学习读书写字了。”
池木开心地翻看千字文,却发现里面没有一个认识的字,眼神逐渐暗淡下来,没了方才的兴奋。
“没有夫子教导,这书岂不是浪费了?”